您好,欢迎您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泰州市人民医院站圆满举行

07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20日,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专家组莅临泰州市人民医院,对该院的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本次质控检查汇聚了国内食管癌领域的权威专家,旨在全面评估泰州市人民医院食管癌诊疗质控体系建设的现状,分享先进经验,并共同探讨进一步提升诊疗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的路径。作为国家癌症中心首批癌症规范诊疗质控试点单位之一,泰州市人民医院致力于在国家指导下,持续优化质控管理,推动食管癌诊疗标准化、同质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食管癌患者。

image001.png专家合影

主席致辞

会议伊始,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海俊教授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医院在食管癌诊疗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展望。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任媛媛教授的主持下,多位专家发表了重要致辞。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对泰州市人民医院在食管癌规范诊疗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中国食管癌诊疗质量存在差异,国家推动质控对促进同质化、提升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并建议融入中医药特色。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通过线上连线方式发表了致辞。胡坚教授肯定了本次食管癌单病种质控检查的重要意义,并感谢各方的努力促成了此次活动。胡教授强调食管癌质控工作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并强调了多学科协作(MDT)在食管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他希望通过本次检查,能有力推动医院食管癌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目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致辞表示,食管癌的诊疗规范和质量控制是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推动医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

image003.png

曹国春教授、赵快乐教授、李海俊教授

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医院建设工作汇报

泰州市人民医院任媛媛教授汇报了医院在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建设方面的进展。医院通过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培养科研人才、科研副院长专项负责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加强对外交流与知名团队合作,并利用南京医科大学泰州临床医学院平台引进人才等方式,提升了医学科研能力。科研方向聚焦于肿瘤治疗难点,如放疗抗拒、免疫治疗耐药性、新辅助治疗时长、肿瘤复发早期预警,并针对泰州地区高发的食管癌、肺癌、胃癌等建立了队列研究。

image005.png

任媛媛教授

在临床研究与转化平台建设方面,泰州市人民医院发起了数百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并参与了全国及全球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临床研究队伍和高水平转化平台,如泰州市临床、南京医科大学泰州临床医学院和中国医药城,实现了从I期到IV期药物及器械临床研究的全覆盖。

肿瘤科的业务数据显示,住院患者数量自2022年至2024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门诊量在2023年至2024年间亦实现持续提升,而放疗工作量在2024年1月至2025年期间保持平稳。针对食管癌,随着早期筛查与诊断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虽然胸外科大型手术例数在近三年有所减少,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病例数量稳中有升,化疗患者数量也保持稳定。自2023年获批全国食管癌诊疗试点单位以来,医院食管癌的各项质控指标显著优化:临床TNM分期分析率、食管癌非手术治疗前病理诊断率、病理报告合格率以及术后TNM分期分析率均已提升至100%。食管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达到或超过15枚的比例逐年上升,并于近期达到100%。同时,围手术期输血率和非计划二次手术率均有所下降,2024年食管癌术后住院死亡率更是实现清零。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多学科诊疗(MDT)的比例从2022年的较低水平上升至2024年的超过1/3。食管癌患者治疗前的营养筛查评估比例提升至接近100%,术后一年随访率亦可达到100%。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泰州市委市政府已部署肿瘤分院的实体化运营,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5.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斥资1.5亿元购置先进医疗及科研设备。预计到2026年,医院将购置一台小型质子加速器并完成放疗中心的改建。在泰州市委和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肿瘤科将积极创建江苏省省级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巩固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专家问答与讨论

任媛媛教授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们就泰州市人民医院食管癌诊疗的多个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讨论聚焦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报告规范性。有专家提出,目前医院在首次分期时,尤其是TNM分期中M的报送,可能存在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数据利用困难。他们强调,病理报告应力求规范完整,涵盖组织分型、分级、浸润深度、切缘、淋巴结数量(要求≥12枚)及新辅助治疗后标本的规范评估等关键信息,并指出规范化术语的重要性,例如在放射科、核医学、病理科报告中,应统一淋巴结的标注方法,确保数据一致性。专家建议,可借鉴先进医院经验,通过信息化系统设置强制性分期要求,若分期不规范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医嘱输入,以从管理层面而非单纯依靠医生自觉性来提升规范性。

image008.jpg

专家讨论

影像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专家询问了磁共振在食管癌边界和浸润判断、以及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并指出CT在全身评估和淋巴结判断上的重要性,但同时提到其在小于1cm淋巴结评估上的局限性。医院影像科表示,磁共振对T4期肿瘤判断相对CT更具优势,能更清晰分析肿瘤与周围组织侵袭情况,食管磁共振已作为常规检查,有助于精准T分期。CT检查量大,但增强检查比例较低,限制了食管癌诊断和分期。

image009.png

专家讨论

最后,专家们就临床路径管理、MDT与日常会诊的区别,以及患者依从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提问。医院方面表示,食管癌已全面纳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电子病历系统亦已整合相关流程,每月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完成率及变异程度进行数据分析并及时反馈,确保诊疗流程的标准化与持续改进。医院强调MDT意见在诊疗中的主导作用,并会通过邀请患者家属现场参与MDT讨论等方式,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对于诊疗模式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病例,则必须启动MDT流程,而对于时间紧迫的病例,也可通过线上群组进行快速会诊,以确保及时有效的诊疗意见。

image011.png

专家为病例打分

科室走访与调研

在听取了泰州市人民医院关于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详细汇报并进行了深入讨论之后,专家组随即对医院相关科室展开了全面的实地走访与调研。

通过此次多维度的实地考察与前期汇报内容的有机结合,专家组对泰州市人民医院在食管癌规范诊疗和质量控制试点建设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专家组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宝贵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泰州市人民医院食管癌诊疗质控工作的持续深化和优化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