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CO聚焦:Heather Wakeley教授详解ctDNA与液体活检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与未来

06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液体活检技术成为学术焦点之一。著名肺癌专家、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内科主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前任主席Heather Wakelee教授发表了题为《ctDNA与液体活检在早期和晚期肺癌中的应用》(ctDNA and Liquid Biopsies for Early and Advanced Lung Cancer)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这一前沿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肿瘤资讯】整理了其中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ctDNA分析已成标准治疗(SOC)

ctDNA作为微小残留病灶(MRD)分析的一部分,正迅速地用于指导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并最终将拓展至晚期阶段的应用。目前已有商业化的ctDNA检测方法,但其应用主要仍局限于预后判断。同时,新型的液体活检选项正在不断扩展。

1.png

ctDNA在肺癌中的应用

根据NCCN指南,使用外周血进行检测,特别是基于血浆的ctDNA检测,可与组织活检互补,以实现对推荐生物标志物的基因分型。这种互补性检测能够缩短报告周转时间,并提高可靶向变异的检出率,而周转时间对于临床决策至关重要。

因此,ctDNA分析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晚期NSCLC的SOC。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关键节点:

  1. 初次诊断时通过液体活检进行肿瘤突变分析,快速识别可靶向的生物标志物,指导一线治疗选择。


  2. 手术切除或根治性放疗后可用MRD进行监测,指导后续治疗。


  3. 出现耐药时当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尤其是TKI类药物)后病情进展,ctDNA分析能有效揭示耐药突变机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为了说明液体活检的临床价值,Wakelee教授分享了一个生动的临床案例:一例74岁男性患者,在初次诊断后进行的商业液体活检显示“无可操作突变”。然而,在病情恶化、入院接受治疗后,Wakelee教授团队重新挖掘了这份液体活检报告,发现了罕见的 EGFR L747S 和 EGFR G724S 突变。基于这些发现,患者开始接受阿法替尼治疗,并取得了临床改善。这个案例凸显了液体活检的重要意义,其不仅能发现常见突变,还能揭示罕见突变,且其结果的深度解读对患者治疗至关重要。

此外,Wakelee教授还提到了如 BR.36研究等前沿探索,这些研究正尝试利用ctDNA指导的分子反应(mR)来构建适应性化疗-免疫治疗(chemo-IO)策略,预示着ctDNA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精细化。

2.png

 BR.36研究设计和结果

早期NSCLC:MRD分析正迅速兴起

对于早期肺癌,ctDNA作为MRD分析的一部分,正迅速成为指导临床决策的关键工具。Wakelee教授回顾了多项里程碑式的临床试验,这些研究一致表明,在根治性治疗(如手术或放疗)后,能否检测到ctDNA是预测复发的强大指标:

技术相关研究:从第一代CAPP-Seq/Signatera技术到更加灵敏的下一代技术PhasED-Seq,再到检测根治性治疗后残留ctDNA的RADAR技术,多项研究已证实,术后ctDNA阳性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高于阴性患者。通过这一发现,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早期干预,为患者带来不同的治疗结局。

早期肺癌随机III期试验CheckMate 77T、CheckMate 816 和 AEGEAN 研究均显示,ctDNA的清除与更好的生存结局(如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IMpower010 研究同样发现,ctDNA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因素。ADAURA 研究的数据更进一步,揭示了MRD检测阳性比影像学检测到的疾病进展要早,中位领先时间长达4.7个月。

3.png

ADAURA 研究结果

这些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ctDNA-MRD的预后价值。然而,当前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预后信息来改变治疗并改善患者结局?为此,Wakelee教授介绍了其在斯坦福大学领导的ADAPT-E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索对MRD阳性的早期肺癌患者给予辅助免疫治疗,以期将MRD的预后价值转化为预测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4.png

ADAPT-E研究设计

新型液体活检技术:

超越ctDNA,探索更广阔的前景

除了ctDNA,游离RNA(cfRNA)的检测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cfRNA检测面临着浓度低、易降解、不稳定等挑战。斯坦福大学开发了 RARE-Seq 方法,采用了随机引物和亲和捕获等技术,旨在克服上述难题。2025年Nesselbush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其中初步数据显示,通过检测游离RNA,其在肺癌检测中的灵敏度可能高于游离DNA,甚至可能适用于其他癌种。

5.png

 RARE-Seq方法

此外,片段组学(Fragmentomics) 等其他新型液体活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技术有望与ctDNA分析互为补充,提供更全面、更灵敏的肿瘤信息。

结语

Wakelee教授的演讲清晰地勾勒出液体活检技术在肺癌领域从晚期到早期的全方位应用图景。在晚期NSCLC中,ctDNA检测已是指导靶向治疗的成熟工具。在早期NSCLC中,ctDNA-MRD检测作为强大的预后标志物,其指导治疗的价值正在通过多项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望未来,以cfRNA和片段组学为代表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广度。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证据的积累,ctDNA及其他液体活检技术必将更深刻地改变肺癌的治疗模式,引领个体化精准医疗进入新纪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6月30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ctDNA作为微小残留病灶(MRD)分析的一部分,正迅速地用于指导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并最终将拓展至晚期阶段的应用。
06月30日
袁景山
满城第二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使用外周血进行检测,特别是基于血浆的ctDNA检测,可与组织活检互补,以实现对推荐生物标志物的基因分型。
06月30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ctDNA作为微小残留病灶(MRD)分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