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鲁海文校长:以人才培养为根基,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提升内蒙古地区肿瘤诊疗水平

07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21日,“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成功举办。活动期间,【肿瘤资讯】专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鲁海文教授。鲁海文校长围绕内蒙古地区肿瘤防治的现状与挑战、高校在肿瘤专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对附属肿瘤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等关键问题分享了见解。

鲁海文
教授

中共党员,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内蒙古健康政策研究会副会长
内蒙古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校方领导,您如何评价此类活动对提升内蒙古地区肿瘤诊疗水平的意义?

鲁海文校长:肿瘤防治是关乎老百姓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特别也是我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由于独特的地理特点、生活条件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内蒙古一直是我国肿瘤的高发省区之一。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各级医疗机构在肿瘤防治工作上始终非常努力。特别是2023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后,我区的肿瘤防治能力确实得到了提升,在肿瘤的筛查、治疗到患者管理的全流程上,都有了显著进步。然而,受限于内蒙古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才短缺的现状,我们的肿瘤防控水平与先进省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相关活动正是对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战略的积极响应,它能够有力促进区域肿瘤诊疗的同质化发展,同时带动偏远地区更好地开展肿瘤筛查与防治工作。

近年来,附属肿瘤医院不断发展,已逐步成长为自治区肿瘤诊疗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教学单位,未来对于加强培养肿瘤专科人才的具体规划是什么?

鲁海文校长: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地处祖国北疆的高等医学院校,一直承担着为自治区培养医药人才的重要责任。自1956年建校至今,我们已累计为自治区培养了近12万名医学人才,他们为基层医疗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自治区的肿瘤专科医院,尤其是在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学校—医院—基层”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这一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优势,为自治区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基层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优秀肿瘤专科医生。

您对附属肿瘤医院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设性的建议?如何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

鲁海文校长:作为自治区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未来将承担起更多构建全区肿瘤诊疗体系的责任。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附属肿瘤医院应当牵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肿瘤专科联盟”,以此来更好地推广规范化诊疗。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建立起覆盖省级、市级和县域级的肿瘤筛查体系。这套体系的建立,将有力推动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最终切实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