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辽宁省肿瘤医院站圆满举行

06月13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6日,国家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专家组莅临辽宁省肿瘤医院,对该院的食管癌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评估辽宁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诊疗质控体系建设方面的现有成就,分享宝贵经验,推动区域食管癌诊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规范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期为食管癌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合影.jpg专家合影

会议伊始,本次会议的主持人辽宁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郑建教授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词,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重要性。紧接着,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教授表示,医院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试点工作中,整合了院内优质资源,并组建专业团队,严格按照国家癌症中心的规范要求,优化诊疗流程,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福音。

随后,会议主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副院长田子强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马业罡教授分别发表致辞。田子强教授强调,本次质控检查不仅是对“规范单位”的审核,更是向更高水平的“示范单位”迈进的坚实一步,希望辽宁省肿瘤医院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食管癌诊疗质量的全面提升。马业罡教授首先对专家组的悉心指导和院内MDT团队的无私奉献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表示,自医院被国家癌症中心正式纳为试点单位后,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院领导挂帅、多学科主任为核心的建设工作委员会,展现了“辽肿速度”与高效执行力,并通过跨学科的智慧碰撞,互学互鉴,向国内顶尖的兄弟单位看齐,共同推动食管癌诊疗事业的发展。

2.png

郑建教授、刘宏旭教授
田子强教授、马业罡教授

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医院工作汇报

在接下来的工作汇报环节,辽宁省肿瘤医院马业罡教授首先代表医院就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医院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从医院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示了其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领域的扎实工作与丰硕成果。他提到,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诊疗流程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同时,医院还注重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家讲座、病例讨论和手术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诊疗水平。在质量控制方面,辽宁省肿瘤医院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了食管癌患者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诊疗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追踪。通过对诊疗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医院能够及时发现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诊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此外,马业罡教授还分享了医院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包括成功开展的复杂手术案例、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等。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医院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也为推动区域食管癌诊疗质量的全面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后,消化内科董茜教授进行了内科工作汇报。她表示,在副院长兼学科带头人张敬东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90张床位、35名医生(其中包括15名博士)的强大团队,在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临床诊疗实践和成果方面,科室每年收治的初诊食管癌患者超过300例,以中晚期患者为主,MDT指导下的新辅助和转化治疗是其工作重点。董茜教授还分享了两例极具代表性的病例,一例通过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并已高质量生存超3年;另一例为仅26岁的罕见病理类型患者,通过MDT团队的紧密合作和大胆决策,成功实施了高难度手术,实现了无瘤生存,这两个病例生动地展示了MDT模式和创新疗法为患者带来的显著获益。在前沿研究和特色服务方面,科室积极参与了超过25项国际和国内的I~IV期临床研究,研究领域包括ADC、双免联合疗法、Claudin18.2等多个前沿靶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科室创立的“无呕病房”、中西医结合的营养与饮食指导,以及在三级淋巴结构(TLS)、人工智能病理分析等领域的转化研究,全方位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远期疗效,彰显了科室的深厚底蕴。

最后,医学影像科董越教授进行了影像科工作汇报,影像科作为集放射、核医学、超声于一体的“大影像”科室,是辽宁省肿瘤医院的重点专科。它配备了包括320排CT、光谱CT、多台3.0TMRI、PET-CT在内的尖端设备矩阵,并拥有一支由2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科室的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承担了多项省级以上的课题,发表了70余篇SCI论文,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行业规范。董越教授通过一系列高清影像病例,直观地展示了先进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常规增强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肿瘤的解剖学关系;光谱CT通过碘图、有效原子序数图等定量分析,实现了对淋巴结同源性及肿瘤增殖活性的无创评估;MRI凭借其卓越的软组织分辨率,为放疗靶区的精确界定提供了关键信息;PET-CT在全身分期、探查远处转移方面发挥着“金标准”的作用。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为食管癌的精准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辽宁省肿瘤医院站圆满举行-6.10(v2)2145.png

马业罡教授、董茜教授、董越教授

专家问答与讨论

在随后的专家问答与讨论环节,评估组专家们围绕辽宁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医院建设工作中的各项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有专家提出食管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早期筛查的能力。关于食管癌的诊断,专家们讨论了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有专家指出,虽然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的分期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医院和医生对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建立统一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加强多学科团队的沟通与协作,综合考虑内镜、病理、影像学等多方面的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治疗方面,专家们着重讨论了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食管癌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基因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的经验,并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多学科团队的讨论和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专家们还就食管癌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食管癌规范诊疗的关键。质量控制应涵盖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的全过程,包括对医疗设备、试剂的质量把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及对诊疗流程的监督和评估等。同时,要加强对诊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数据监测及时发现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辽宁省肿瘤医院站圆满举行-6.10(v2)2668.png

马志刚教授、王鑫教授、周志国教授
杨英男教授、吕会来教授、高峻教授

科室走访与现场调研

汇报结束后,评估组专家们深入辽宁省肿瘤医院的食管癌诊疗相关科室,对医院的诊疗设施、人员配备、病历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的病历资料,从患者的入院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到治疗过程的监测和随访,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他们与医护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询问诊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了解医院在质量控制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存在的困难。通过严格的现场评估,专家团队对辽宁省肿瘤医院食管癌诊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医院表示将认真梳理专家意见,积极整改落实,不断完善诊疗质量控制体系。

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辽宁省肿瘤医院站圆满举行-6.10(v2)3166.png

专家组科室走访、调研

经过实地考察与前期汇报内容的紧密结合,专家组对辽宁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试点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辽宁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的规范化诊疗方面有着较为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诊疗水平也值得肯定。特别是在质量控制方面,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了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并希望医院能够持续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