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疗视野】聚焦精准 携手抗癌——第五期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海河MTB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年10月18日

日前,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和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第五期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海河MTB研讨会暨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筹备启动会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以“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为主题,汇集全国200余名临床肿瘤专家、分子病理专家和生物信息专家等深入探讨了肿瘤医学的前沿话题,包括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技术、基因检测精准解读和人工智能赋能的临床数据库构建等。会议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同步进行的方式召开,吸引2万名同道在线共同学习。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主任、执行主席王海涛教授主持大会。


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筹备会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实践积累,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环节,正式启动了“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的筹备工作。 协作组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难治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成员涵盖全国20个省市的51家医学中心,集结了93位临床专家, 中国工程院郝希山院士、加拿大健康科学院王玉琢院士、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及詹启敏院士担任协作组的指导委员;王海涛教授任执行组长;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康玉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商琰红教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王刚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升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张俊萍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清教授分别担任执行副组长。协作组下设泌尿肿瘤学组、妇科肿瘤学组、胸部肿瘤学组、消化道肿瘤学组、软组织肿瘤学组、免疫治疗耐药及不良反应管理学组、功能精准医学学组等7个学组。

嘉宾致辞


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洁、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张泽鸿在筹备会上致辞。他们表示,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 在推广恶性肿瘤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恶性肿瘤专业基础与临床研究等高新技术的转化,提高恶性肿瘤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水平,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希望大家以协作组为平台,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 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决心,共同推动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事业迈向新高度,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院士寄语


中国工程院郝希山院士,中国工程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加拿大健康科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王玉琢院士寄语。他们强调了MTB模式在疑难肿瘤治疗中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了协作组筹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 对王海涛教授及团队在 疑难肿瘤MTB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给予极大认可。 希望各位同仁以此次协作组筹备启动会为契机,在抗癌道路上, 群策群力、尽心尽力,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高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升现代医学模式整体水平,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懈奋斗。

启动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升教授 山西白求恩医院张俊萍教授 主持启动会。

王海涛教授作为“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的执行组长,详细介绍了协作组成立计划与建设方案,并作“难治性肿瘤MTB模式探索”主旨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康玉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商琰红教授 分别宣读了协作组的构架与章程,介绍了协作组的组成与规划。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丽丽教授 介绍了其团队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项目。

协作组Workshop

Workshop环节由王海涛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商琰红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鹏教授主持。

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悦教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王刚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魏淑青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杨诚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李鸿立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常颖教授 等专家围绕难治性肿瘤的专家共识(草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快速推动、高效践行MTB模式在难治性肿瘤的临床中的应用。

中国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协作组专家合影

展望未来,协作组将致力于搭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强有力的协作平台,借助全国同道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推动我国肿瘤精准诊疗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筹备会结束后,进入第五期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海河MTB研讨会,与会专家为参会同道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


第五期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海河MTB论坛

中国工程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于金明院士致辞。他指出,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必须重视早诊早治的规范化实施,精准诊疗的过程中需要平衡疗效、毒性和经济成本。精准诊疗虽为难治性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但仍需注意肿瘤异质性问题,包括生物标志物、微环境、最小残留病灶(MRD)和循环肿瘤DNA(ctDNA)等,必须加强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并通过医患共决策平衡治疗效果和风险及费用问题。此外,MTB各环节均可通过人工智能加以优化,尤其是在基因检测、药物剂量优化、临床决策支持等方面,因此需培养跨界人才,为人工智能和精准医疗之间的融合发展铺平道路,实现更快速的以难治性肿瘤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医疗干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陈兵致辞。他代表医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精准医学水平的提升对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价值,且有助于肿瘤靶向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此次会议聚焦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个体化治疗”、“MTB诊疗模式”等临床前沿,深化诊治经验交流、探索医学发展方向,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增进同道们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Session 1:MTB践行之路

于金明院士作《精准肿瘤学新实践》专题报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元志教授 作《MTB模式解码NGS报告》专题报告。

王海涛教授 作《难治性肿瘤MTB模式探索》专题报告。

李鹏教授、王刚教授 在“ MTB模式指导下的实体瘤个体化治疗实践 ”环节分享病例,进行MTB讨论。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新伟教授 作《 ALK+NSCLC全治疗优选的格局 》专题报告。

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清教授、天津医院刘艳成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娜教授进行热点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MTB模式通过精准的基因分析与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为疑难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Session 2:医工合创数智MTB新篇章

国家超算中心康波部长 作《 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在疑难肿瘤临床试验中的价值 》专题报告。

环节主持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阔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敏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强教授,天津市肿瘤李鸿立教授围绕“ 当大语言模型常态化应用于临床实践与试验有哪些需求与建议?”进行热点讨论。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帮助筛查肿瘤高危人群,追踪文献进展,还能够解放医疗人力,尤其在新药开发和精准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通过积累个例数据并进行信息共享,人工智能将助力建立肿瘤数据库和病例随访库,进一步推动精准诊疗的标准化和数据化。


疑难肿瘤精准诊疗MTB实战

本环节传承往届“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论坛中备受好评的“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 board,MTB)”诊疗模式,为相互交流学习搭建平台。来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商琰红教授和李小芳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宋春洋教授和赵小函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李鹏教授和赵颖教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的刘谦教授和刘佳毅教授及王海涛教授和王丽丽教授分别带来MTB指导下的经典病例,囊括了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和软组织肿瘤。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史和治疗、分子病理诊断、MTB指导用药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享了各自对MTB指导的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中的感触。

讨论嘉宾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鑫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吕亚蕾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杨晓玲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熳教授、张洪团教授,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饶阳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姚海荣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湾院区孙利敏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和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张净宇教授组成。讨论组专家们不仅针对病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探讨了不同精准治疗方案的适用性和必要性,包括基于基因测序结果的证据级别、突变位点的致病特征和预后信息,并在病例解读中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MTB优化临床决策方式,展望了该模式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充分展示了针对疑难肿瘤患者,基于NGS诊疗的MTB模式的成效。

王海涛教授作大会总结。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给予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本次大会聚焦难治性肿瘤精准诊疗,为与会专家和学者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合作共赢的平台,使大家对晚期难治性肿瘤精准治疗策略及探索方向更加明晰化,为制定未来的专家共识奠定了基础。希望以此为起点,与各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合力,加快临床试验和转化推广,取得更多原创性的成果,推动我国肿瘤精准诊疗事业走向新高度,共同谱写新篇章。

来源 | 肿瘤科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审核 丨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