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前沿对话|秦叔逵教授剖析肝癌系统治疗现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04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4月21日,时值阿可拉定上市2周年之际,肝癌免疫微环境前沿对话于上海盛大召开,我国肝癌领域专家从外科到内科深入探讨了肝癌领域的诊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肿瘤资讯】于现场特别专访了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剖析当下肝癌系统治疗现状,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访谈嘉宾介绍

秦叔逵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统计源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临床肿瘤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前任主席和现任常务理事

国际肿瘤免疫学会(SITC)和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和现任副理事长
北京CSCO基金会前任理事长和现任监事长

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核心专家
国家卫健委肿瘤学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点击观看完整版采访视频

正视肝癌系统治疗现状,直面挑战

秦叔逵教授:肝癌是国内外高发的恶性肿瘤,尤其以我国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肝癌患者近37万例,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近32万例,位居第二位。由于许多患者伴有如乙肝病毒感染等基础肝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即为中晚期,仅15%~20%可接受手术治疗。早期患者术后仍有复发风险,中晚期患者则同时面临控制基础肝病和抗肿瘤双重难题,治疗较为棘手。

对于中晚期肝癌,我们提倡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策略。2007年以前,肝癌的治疗非常困难。如今,在我国专家学者的努力下,通过多种治疗策略的有机结合,肝癌一线治疗的中位总生存(mOS)超过20个月,二线治疗的mOS达到15个月左右,5年OS率提高至14%,较过去有极大进步。但是,我们要正视肝癌与其他癌种疗效之间的差距,继续寻找肝癌驱动基因、探索可能的分子分型,为进一步提升肝癌的治疗效果而努力。

紧跟系统治疗进展,把握临床诊疗关键

秦叔逵教授: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除了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之外,国产的创新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来源于传统中药的小分子免疫调节剂阿可拉定,在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中发挥了突出效果,两年来造福了成千上万的中国患者。

在孙燕院士的指导下,我们牵头并完成了阿可拉定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满足AFP≥400ng/ml、TNF-α<2.5pg/L、IFN-γ≥7.0pg/ml其中2个及以上标准的生物标志物富集患者,阿可拉定较华蟾素降低了患者57%的死亡风险[mOS 13.54个月 vs 6.87个月,HR=0.43(0.23,0.82),P=0.0092],且在各亚组中均取得了生存获益。

基于上述循证医学证据,阿可拉定已成为《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诊疗指南(2022)》的重要推荐药物。在阿可拉定上市2周年之际,希望临床医生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对肝癌患者尽早应用、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持续应用阿可拉定,以期为患者带来持续获益。

明确系统治疗热点方向,指引学科发展

秦叔逵教授:一方面,我国晚期肝癌的治疗疗效似乎达到了平台期,5年OS率仅14%,虽然较过去有较大提升,但与乳腺癌的90%以上相比,仍相距甚远。因此,临床医生要与基础转化研究专家合作,深入肝癌发病机制,寻求新靶点和新突破。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策略,比如将阿可拉定等小分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合理组合,探寻更优化的方案搭配。只有两方面兼顾,才能进一步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老猫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