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肿瘤整合防筛大会 | 朱滔教授:推进整合防筛与科研创新,助力宫颈癌防控新征程

2024年04月27日
来源:肿瘤资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四月,中国抗癌协会联合肿瘤防筛工作委员会在杭州举办了“2024CACA肿瘤整合防筛大会”。本次大会的目标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借助整合医学的综合优势,共同推进癌症防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樊代明院士领军的工作委员会将聚焦于完善预防体系,提升筛查和早诊早治水平,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宫颈癌整合防筛分会场主席朱滔教授进行采访分享。

朱滔
副院长

浙江省肿瘤医院 党委委员 副院长
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主任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

国内知名年轻妇科肿瘤外科专家,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执行主席,主攻妇科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赴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学习妇科肿瘤外科手术技术,善于创新,引领省内妇科肿瘤机器人荧光导航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主攻保留生育和保留神经功能微创外科技术,擅长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等外科治疗及复发疑难病症诊治等。 作为浙江省肿瘤质控中心副主任和微创联盟执行主席,多次举办肿瘤诊治学术会议及妇科肿瘤规范化培训班,旨在推广肿瘤规范诊治,提升省内肿瘤诊治质量和水平。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宫颈癌专委会未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朱滔教授:本次肿瘤整合防筛大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宫颈癌防筛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的重要时刻。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已就委员会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计划进行了深入讨论。目前,委员会已汇聚了1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专业网络。该团队集合了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媒体传播以及医疗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依托这一跨学科团队的专业力量,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着重推进以下工作:

首先,我们将加大宫颈癌预防和筛查的科普教育力度,利用线上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如何预防和筛查宫颈癌。其次,我们计划推动宫颈癌创新筛查手段的研发,以及确定最佳筛查时机,通过高危人群调查更精准地识别出易患宫颈癌的人群。基于此,我们旨在开发出便于妇女在家自行筛查的试剂盒,从而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比例。最后,遵循樊代明院士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将定期组织专题讨论和学术研究活动,并计划每年召开专业大会,以扩大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临床、病理和科研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努力,为实现国家消除宫颈癌的长远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您认为宫颈癌的整合防筛策略与传统的筛查方式相比有哪些优势或创新点?

朱滔教授:尽管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较高,尤其在一些地区,防筛工作存在盲区。为应对这一挑战,新成立的宫颈癌防筛专委会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我们将积极动员并协调全国专家资源,以便他们能更深入地参与到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中,集多方智慧,共同推动防治工作向前发展。其次,我们计划利用医学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知识,研发易于操作的宫颈癌筛查试剂,使女性能够在家中方便地进行自我筛查。此外,我们也意识到,虽然传统的全人群筛查方法具有其固有价值,但在资源消耗和效率上存在局限。为了提升筛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我们已初步开发了针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具,并计划通过扩大样本量,吸引更多女性参与,以丰富我们的数据。我们期望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更符合中国特色的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评分机制,并建立科学的筛查模型,从而增强筛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便于操作性。

总体而言,我们相信通过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宫颈癌防筛专委会将能更有效地推进宫颈癌的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