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彩霞教授: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需全程管理、不断突破|苏州淋巴瘤会议

2024年04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24年3月22日-23日,第十届苏州淋巴瘤会议在古城姑苏隆重举行。随着肿瘤免疫疗法的兴起,CAR-T细胞治疗迅速发展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血液肿瘤领域,更是展现出极具应用前景的疗效。然而,目前CAR-T细胞治疗仍有一定局限性,且其治疗过程中的全程管理至关重。【肿瘤资讯】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彩霞教授针对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应用现状、全程管理及后续发展的话题进行观点分享,特将内容整理如下。

李彩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淋巴瘤亚专科主任
血液国际特需病区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感染学组委员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淋系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干细胞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CAR-T细胞治疗在复发难治性大B 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现状

李彩霞教授:目前在我国已经上市的CAR-T细胞产品中,有2种产品针对复发难治性大B 细胞淋巴瘤,即奕凯达和倍诺达。在前期临床研究中,阿基仑赛注射液在 ZUMA-1研究中长达 60多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率82%,持续缓解率54%,5 年总生存率达43%。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相关前期临床研究显示中位随访 18.8 个月,总体有效率达73%,持续缓解率53%。

因此,随着这两种CAR-T细胞产品基于前期临床研究结果获批上市,目前我国复发难治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有 100 多例接受了CAR-T细胞治疗,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良好。总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复发难治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将从新的免疫细胞治疗中获益。

CAR-T细胞治疗的全程管理和重点监测

李彩霞教授:CAR-T细胞产品作为一种活细胞治疗药物,应用时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在其治疗的整体过程中,需要全面、整体的管理,包括医、护、技以及ICU平台等的配备。在全程管理过程中,需重点监测患者的筛选、CAR-T细胞治疗时机的掌握,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高疾病负荷患者的治疗时机,应当更加全面、严谨、科学地把握治疗的适应症,监测治疗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评估患者的治疗获益,以进行合理的施治。在CAR-T细胞治疗全程中,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治疗过程中,早期应注意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即CRS及中枢毒性的监控,治疗晚期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细胞减少、感染、丙种球蛋白减少等,特别是对老年患者中乙肝病毒的复燃等,应在后续的长期观察过程中加以严密的监测和随访。

CAR-T细胞治疗瓶颈仍待打破——更安全、更有效、更通用

李彩霞教授:目前CAR-T细胞治疗的瓶颈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只有 40% 左右的患者能够从CAR-T细胞治疗中获益,而60% 的患者由于CAR-T细胞治疗无效或者疗效短,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另一方面,CAR-T细胞产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如何突破现有瓶颈,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个问题需要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努力。一方面,需要不断对CAR-T细胞产品进行结构的改造、升级换代,目前临床应用的CAR-T细胞产品是二代的CAR-T细胞,而在基础研究已经升级到 5 代以上的CAR-T细胞产品。相信随着新型CAR-T细胞产品的问世,更多高效、低毒的产品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另一方面,CAR-T细胞治疗,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临床中需客观、实事求是地对患者加以宣教。淋巴瘤的整体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和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是淋巴瘤整体治疗中的一项策略和技术手段。因此在临床真实世界及研究中,应探索发展把CAR-T细胞产品作为整体治疗中的一环,进一步提高对其治疗时机、安全性的把控以及疗效的提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