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实践藿益 | 阿可拉定为基础的方案系统治疗高龄肝癌患者,肿瘤持续缩小,达CR

2024年03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PS评分高、消瘦的高龄肝癌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预后可能更差。本期临沂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张超医生将分享一例高龄肝癌患者经系统治疗达完全缓解(CR)的病例。该患者75岁,入院PS评分3分,体重仅32kg,诊断为肝癌。经以阿可拉定为基础的方案系统治疗,患者的肿瘤持续缩小,肿瘤直径约从13cm缩小至6cm,病灶活性消失,评估为达到CR。且PS评分降至1分,体重增加至45kg。特邀临沂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何强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对病例进行总结和点评。

专家介绍

病例分享专家

张超
医学博士

临沂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
山东省医学会脾与静脉高压症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腹膜后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姑息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肝胆胰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肝胆肿瘤综合治疗防治分会委员
临沂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临沂市肿瘤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
临沂市医院协会腔镜外科管理委员会委员
临沂市医院协会普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病例点评专家

何强
主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医学中心副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肝胆胰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学会肝胆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胰腺学组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胰腺肿瘤分会常委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肝胆胰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肿瘤精准治疗委员会常委
临沂市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
临沂市医师协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会
临沂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患者,男性,75岁。

主诉:恶心、呕吐、厌食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无腹痛、腹胀,无皮肤黏膜黄染,无肩背部疼痛,无腹泻、便秘、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2022.09.19腹部MRI(平扫+强化)示肝脏占位,最大截面约为128mm*101mm,考虑肝癌。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精神差,大小便少,体重较前减轻2kg。

体格检查:PS 3分,T 36.3℃,P 90次/分,BP 99/66mmHg,体重32kg。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无血管杂音。

既往史:乙肝感染病史。

家族史:家族中未见其他人有此症状。

辅助检查

2022.09 实验室检查:AST 62.1U/L,ALT 68.3U/L,NA 129.8mmol/L,CL 91.1mmol/L。
肿瘤标志物CA199 85KU/L,CA125、CA153、CEA正常。PIVKA-II>30000mAU/mL,AFP正常。心肌酶谱及BNP(-)。

肝功能评级:Child-Pugh A级。

心脏彩超显示瓣膜反流。心电图提示房颤。

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功能、肺部CT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肝癌。

诊疗经过

2022.9.26~2022.10.23使用阿可拉定联合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22.10.17复查结果显示,AST 158.3U/L,ALT 192.1U/L,TBIL 37.5umol/L,DBIL 20.7umol/L,提示1级肝损伤。

2022.11.07复查结果显示,AST 418.9U/L,ALT 135.6.1U/L,TBIL 70.9umol/L,DBIL 30.3umol/L,提示3级肝损伤。

2022.11.20 停用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单纯使用阿可拉定治疗。

2023.2~2024.1 使用阿可拉定治疗,间断使用仑伐替尼。

2023.2.12 AFP-L3/AFP 154.70%。CA199基本正常(30.9U/mL)。PIVKA-II恢复至正常(13.3mAU/mL)。CTC检测显示2个,CTM 0个。

2023.2.12上腹部CT复查,相较2022.09.19片病灶缩小30%以上,根据RECIST标准评估为部分缓解(PR)。2024.1.13肝胆脾MRI(平扫+增强)复查,病灶进一步缩小至60mm*52mm(图1),并且未见明显强化,显示病灶活性消失,根据mRECIST标准评估为完全缓解(CR)。

患者的ECOG PS评分从入院时的3分降至目前的1分,体重增加至45kg。

1.png

图1 2024.1肝胆脾MRI(平扫+增强)

2.png

图2 治疗过程回顾

病例小结

患者,男性,75岁,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和厌食,入院进一步检查后被诊断为肝癌,肝功能评级为Child-Pugh A级。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接受了阿可拉定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肝损伤。后期调整为单独使用阿可拉定,并间断使用仑伐替尼。复查结果显示,肝脏肿瘤持续缩小,治疗4个多月后,患者达到PR,继续治疗11个月后达到CR,并且体重增加,整体体力状况有所改善。

病例点评

该患者最初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厌食,持续了1个月。经过检查和综合评估,初步确诊为肝癌。入院体格检查中,患者的PS评分为3分,体重仅为32kg。肝功能评级为Child-Pugh A级,但肝功能指标AST和ALT的值略高。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PIVKA-II指标显著升高(>30000mAU/mL)。在诊疗经过中,患者接受了阿可拉定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但在治疗期间出现了1级和3级肝损伤,基于对患者状况的观察和评估,做出了停用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转而单纯使用阿可拉定治疗的决定。这一决策反映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双重考量。此后,患者还间断使用了仑伐替尼。复查结果显示,PIVKA-II指标恢复正常(13.3mAU/mL),肿瘤标志物CA199也基本恢复正常,肝脏肿瘤持续缩小,最终达到CR。患者的PS评分降至1分,体重增加至45kg。

该病例的诊疗过程强调了多个关键点:首先,患者接受阿可拉定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停用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后肝损伤缓解。这提醒我们,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其次,患者在使用以阿可拉定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肝脏肿瘤持续缩小,肿瘤直径从约13cm缩小至6cm,最终实现CR。这证明了阿可拉定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与其在临床研究中的疗效表现相一致。民族原研创新药阿可拉定是一种从传统中药淫羊藿中提取的单分子创新药物,具有独特的小分子免疫调节机制,对肝癌就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基于SNG1705 ICR-1研究中出色的疗效(用于肝癌富集人群,mOS达13.54个月,较对照组死亡风险降低57%)和良好的安全性表现,阿可拉定早已获NMPA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且获国内多部肝癌指南/共识的一致推荐。最后,根据目前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持续缓解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阿可拉定的治疗起到了明显作用,使肝脏肿瘤持续缩小。二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了肝功能、体重增加,这对于维持身体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u5Hn5d0Lj3xYyigIZuREYWtFwrG9x1wB.jpg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Jessic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