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16日,由江苏省抗癌协会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江苏肿瘤石城论坛、第一届江苏省罕见肿瘤大会暨第二届江苏省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大会在南京圆满召开。近年来,罕见肿瘤尤其是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但该领域诊疗水平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此次大会邀请了国内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的学术研讨和病例分析,帮助临床工作者积累更多相关经验,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共同推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等罕见肿瘤的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致辞环节
在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宋丹教授的主持下,大会名誉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沈靖南教授,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大会共同主席、江苏省肿瘤医院纪委书记陈森清教授致开幕辞。
沈靖南教授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向大会的召开予以祝贺与支持。他表示,肉瘤专委会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学科,除了外科、内科、放疗科,还有很多影像病理的专家一起参与这个平台。多学科诊疗会更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合,不论在诊断还是治疗上面都可以达到高度配合,所以MDT团队在肉瘤领域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在内的系列学术活动,加强对于多学科合作优势的意识,鼓励全国肉瘤诊疗领域的专家同仁不断交流学习、碰撞思想,共同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持续提高,让更多患者受益。
杨吉龙教授代表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向大会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肉瘤和恶性黑素瘤等罕见肿瘤的是医学领域中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这些罕见肿瘤由于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和治疗难度,对于医学界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多学科更紧密团结,以更加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MDT在罕见肿瘤的诊疗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能够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共同制定更科学、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次大会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共同面对肉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罕见肿瘤领域的挑战,促进该领域的诊疗技术不断发展。
陈森清书记代表江苏省肿瘤医院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当前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相应的临床诊疗仍需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江苏省肿瘤医院在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离不开本院专家的努力与贡献,目前,医院已建立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个罕见病MDT诊疗模式,为罕见肿瘤患者提供“一站式”、“个体户”的诊疗服务。随着多学科融合的不断深入,罕见肿瘤诊疗更加精准化、规范化。今天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与会专家群策群力,推动思想碰撞、学术交流,共同推进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多学科整合整治软组织肉瘤】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尹荣教授的主持下,沈靖南教授作了“多学科整合整治软组织肉瘤”的主旨演讲。沈靖南教授就其团队经治的几例多学科诊疗经验进行分享,并指出,软组织肉瘤本身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整合对诊疗方案的制定来说十分必要。传统单一的放疗、化疗或手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需要,我们通过与各学科间的紧密交流与互动,为患者提供更多样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尹院长指出在软组织肉瘤与恶性黑色素瘤等罕见肿瘤的诊治中,实践证明了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至关重要,旨在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引领学科发展。
【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初探B细胞及三级淋巴结构与抗肿瘤免疫】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王志才教授的主持下,杨吉龙教授就“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初探B细胞及三级淋巴结构与抗肿瘤免疫”主题进行了分享与解读。杨吉龙教授分享了在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疗中,对B细胞及三级淋巴结构与抗肿瘤免疫的实践探索与学术研究结果。
【皮肤肢端黑色素瘤的淋巴结处理策略及进展】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程险峰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就皮肤及肢端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评估和处理进行了学术分享。陈勇教授指出,规范的外科治疗是I-III期黑色素瘤诊治的关键。他介绍了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淋巴结清扫的概念、意义、方法等,还对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发展进程中皮肤肢端黑色素瘤治疗模式的变化进行了解读与展望。
在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韦永中教授的主持下,江苏省人民医院高峰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洪泽医院沙晓锋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苏翔宇教授展开了讨论。黑色素瘤诊治中多学科综合诊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皮肤肢端黑色素瘤诊疗发展迅速,多学科融合不仅仅是内外科融合或传统治疗方式与新型治疗方式的融合,应是以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方案为目标的全周期多元整合。
【皮肤恶性肿瘤诊疗现状及进展】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蒋华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黑色素瘤常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商冠宁教授作皮肤恶性肿瘤诊疗现状及进展的学术分享。他从概况及现状、诊断进展、治疗进展进行介绍,强调病理检查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除皮肤镜、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等影像学手段,ctDNA、AI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逐渐精准化、无创化。此外,商冠宁教授也分享了纳米技术、重离子技数等新型医学治疗手段为治疗皮肤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与希望。
【新药时代下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进展】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南京市第一医院金成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软组织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黑色素瘤常委、浙江省肿瘤医院李涛教授就新药时代下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进展进行了学术分享。李涛教授介绍了免疫靶向时代下,黑色素药物治疗的新格局,他指出,当前外科手术仍是I-III期黑色素瘤治疗的基石。他还通过视频、图片等,生动介绍了皮瓣荧光显影、手术皮瓣修复技术等方面的进展。
【西京医院晚期黑色素瘤诊治经验分享】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张胜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朱冠男教授分享了西京医院晚期黑色素瘤诊治经验。朱冠男教授介绍了IFN-α1b联合PD1单抗治疗IV期黑色素瘤、干扰素IFN-α1b+黑素瘤疫苗、干扰素IFN-α1b+PD1单抗+安罗替尼等方案的诊疗经验,并分享了晚期抗肿瘤免疫治疗皮肤AE的处理经验。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中心医院王翔教授的主持下,南京鼓楼医院宿迁集团医院陆坤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徐月娟教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闵琦教授展开了讨论。随着目前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新型疗法和药物也相继获批上市,从过去单一的治疗策略到现在免疫联合与新型的治疗方案无一不提示着肉瘤与恶性黑色素瘤等罕见肿瘤将不再难治。
【腹盆肿瘤的手术治疗】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孙小峰教授的主持下,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益民教授就腹盆肿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介绍了腹盆肿瘤手术的常规策略,并结合十多个具体病例,介绍了左腹膜后间室切除术等几种手术方式的进程与特点。随后,睢宁县人民医院张磊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孙茜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罗燕红教授进行了讨论。
【2023年ESMO软组织肉瘤新进展节选】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王中秋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委会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潺潺教授分享了2023年ESMO软组织肉瘤新进展节选。她介绍了肉瘤领域基于免疫疗法的新型治疗策略,并结合多例临床药物研究最新结果,阐述了免疫联合靶向或化疗以及针对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可以达到协同增效作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施晓婧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张迎教授围绕哪类患者最适合应用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案以及相关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分子病理在软组织病变中的应用】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泗洪县人民医院舒坚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肿瘤医院徐新宇教授就分子病理在软组织病变中的应用进行了学术分享。他指出,软组织肿瘤分布广、类型多,细胞形态及组织学结构多有重叠,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已经难以满足诊断需求。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涉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分型、遗传相关、靶向及免疫治疗以及预后预测、耐药机制。邳州市中医院刘成敏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婷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弛教授进行了讨论。
【2023年ASCO恶性黑色素肿瘤与肉瘤治疗进展】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江苏省肿瘤医院陶华教授的主持下,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蔡炜宇教授就2023年ASCO恶性黑色素肿瘤与肉瘤治疗进展进行了学术分享。他介绍了几项临床研究最新成果,探讨了III期黑色素瘤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新辅助治疗在其中的应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露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张皓教授进行了讨论。
【放疗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策略中的新进展】
在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张晋教授的主持下,宋丹教授就放疗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策略中的新进展进行学术分析。他围绕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现状及特点、免疫治疗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进展、免疫联合治疗及放疗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郭芳芳教授,宜兴市人民医院王冬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詹靓靓教授进行了讨论。
护理分会场
日间诊疗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治疗时间,满足肿瘤患者治疗需求。短、平、快式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主会场热烈交流讨论的同时,大会护理分会场暨2023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患者日间诊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也顺利召开。护理分会场邀请了省内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众多专家,分别就肿瘤日间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流程管理、日间诊疗模式下的黑色素瘤中西医结合护理策略、肿瘤患者院前急救宣教技巧以及日间诊疗患者影像支持策略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授课。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门诊科护士长金陶教授的主持下,会议首先由江苏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柳柳教授致开幕辞,并就肿瘤日间化疗护理质量管理进行交流分享,江苏省肿瘤医院宋丹教授以中国黑色素瘤概述及治疗进展作学术交流,江苏省肿瘤医院鲍婷婷教授以日间诊疗模式下的黑色素瘤中西医结合护理策略为题进行经验分享。在鲍婷婷教授的主持下,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许婷教授分享了肿瘤患者院前急救宣教技巧,江苏省肿瘤医院盛浏丽教授介绍了日间诊疗患者影像支持策略,金陶教授就肿瘤患者日间诊疗流程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交流分享。
来自省内外各级医院管理人员、临床骨干、专科护士等相聚共学、各抒所想,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与会同仁收获颇丰。本次护理分会场暨2023年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患者日间诊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为我省肿瘤患者日间诊疗护理的交流及学习提供了一次良好机遇,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大会临近尾声,大会主席宋丹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宋丹教授再次对各位与会同仁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为同仁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助力我国肉瘤与恶性黑色素瘤诊疗水平地不断提升,本次大会圆满闭幕,期待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