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艾贝格司亭α植根乳腺癌领域“多点开花”,临床疗效大放异彩

2023年12月1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5月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新型长效G-CSF(rhG-CSF-Fc融合蛋白)艾贝格司亭α,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艾贝格司亭α在全球开展临床研究12项,纳入中、美、欧、澳等多地区1265例受试者,其中中国受试者464例。那么,艾贝格司亭α在乳腺癌领域疗效与安全性如何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对比同类,艾贝格司亭α达非劣效数据

一项为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非劣效III期临床研究,非劣效性界值设置为1天。纳入接受标准剂量EC化疗(表柔比星100 mg/㎡+环磷酰胺600 mg/㎡)的乳腺癌患者。受试者在第1个疗程的第1天化疗前进行随机化分组,依照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艾贝格司亭α组或者非格司亭组,整个疗程中的治疗组别保持不变。
 
在主要疗效指标中,第1化疗周期3级和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NC<1.0×109/L)的平均持续时间,艾贝格司亭α非劣效于非格司亭组(0.68天vs. 0.71天)。在次要疗效指标中,艾贝格司亭α在4个化疗周期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均高于非格司亭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化疗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3级和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低于非格司亭对照组。
 
安全性结果显示,艾贝格司亭α组常见不良事件与非格司亭组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常见的TRAEs为骨痛和背痛,非格司亭组骨痛、背痛发生率(分别为32.8%和20.2%)略高于艾贝格司亭α组(分别为25%和11.7%)。综上,此研究结果表明,艾贝格司亭α非劣效于非格司亭;在3-4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ANC谷值水平和恢复时间等方面艾贝格司亭α表现更优。

无独有偶,艾贝格司亭α优势不止一点

一项为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双臂、阳性对照的III期非劣效临床研究,非劣效性界值设置为0.6天。在第1个化疗周期第1天,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组,并继续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艾贝格司亭α与对照组培非格司亭均在每个化疗周期的第2天(即化疗结束24小时后)皮下注射一次。在主要疗效指标中,第1化疗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平均持续时间,艾贝格司亭α组不劣于培非格司亭组(0.2天 vs. 0.2天),达到临床终点。在次要疗效指标中,在全部4个化疗周期中,艾贝格司亭α组和培非格司亭组中FN的总发生率较低,各化疗周期内FN的发生率相似。与培非格司亭组相比,艾贝格司亭α组中第1化疗周期内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均为11.7%)。
 
安全性结果显示,艾贝格司亭α的耐受性良好,SAE和导致停用的AE发生率较低,总体安全性与培非格司亭相当。综上所述,此研究表明,艾贝格司亭α非劣效于培非格司亭,且在化疗2-4周期可持续降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艾贝格司亭α立足乳腺癌领域,实现惊喜优效

一项为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纳入II-IV期乳腺癌患者并接受TA化疗。在第1个化疗周期内,受试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艾贝格司亭α和安慰剂治疗。在主要疗效指标中,第1化疗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ANC<0.5×109/L)持续时间,艾贝格司亭α组相比安慰剂组显著缩短(1.3天vs. 3.9天),达到了优效性结果。
 
在次要疗效指标中,在第1化疗周期内,艾贝格司亭α组中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的受试者比例显著低于安慰剂组(4.8% vs. 25.6%);与安慰剂组的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受试者比例低于安慰剂组(10.8% vs. 33.3%);艾贝格司亭α组中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受试者比例低于安慰剂组(69.9% vs. 94.9%)。
 
安全性结果显示,艾贝格司亭α安全性好,且耐受性良好,研究中未出现死亡事件和注射部位反应,且胃肠道不良事件(腹泻、呕吐、口腔炎和胃炎)较少。在第1化疗周期中,最常见的TEAE为白细胞计数降低、贫血、血小板计数降低、恶心和脱发。在所有化疗周期内,15例受试者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SAE),其中14例为FN。综上,此研究结果表明,艾贝格司亭α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艾贝格司亭α在高危风险的化疗方案下具有明显的保护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ancer Res 2019; 79(4 Suppl): Abstract nr P6-13-03.
[2]Cancer Res (2022) 82 (4_Supplement): P5-16-14.
[3]Blood (2021) 138 (Supplement 1): 429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