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AACR 2023 | 会议进行时: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全体大会最新摘要新鲜出炉!

2023年04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是肿瘤领域备受关注的年度盛会之一,2023年AACR会议已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14日中午在美国奥兰多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黑色素瘤素有“癌中之王”之称,是一种死亡率高、转移率高、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日前,2023 AACR临床研究全体大会中关于黑色素瘤的三项研究结果已经公布,【肿瘤资讯】对此进行了编译和整理,以飨读者。

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在切除的高危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开放标签II期mRNA-4157-P201/Keynote-942试验结果

1.png

背景:mRNA-4157是一种基于mRNA的新型个体化癌症疫苗,它编码了多达34个患者特异性的肿瘤新抗原,已被证明是T细胞靶向突变表位(新抗原)来驱动抗肿瘤免疫反应。假设mRNA-4157能与辅助性的帕博利珠单抗协同作用,提高已切除的IIIB/IIIC/IIID和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 

方法:符合条件的完全切除的高危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按2:1(按阶段分层)随机分配,分别接受mRNA-4157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mRNA-4157(1mg)每3周肌肉注射一次,共9次,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最多18个周期。次要终点为安全性。总体意向性治疗人群中的RFS是主要终点。该研究设计了80%的检测能力,当总共观察到40个RFS事件时,检测危险比(HR)为0.5,总体单侧I型误差为0.1。在所有患者完成至少12个月的研究并观察到至少40个RFS事件后对RFS进行主要分析。

结果:107例患者接受了mRNA-4157与帕博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50例患者接受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107例患者中的24例(22.4%)和单药治疗组50例患者中的20例(40%)出现了复发或死亡,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1周和105周。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18个月的RFS率分别为78.6%(95%CI 69.0%-85.6%)和62.2%(95%CI 46.9%-74.3%)。与帕博利珠单抗相比,联合用药显示出符合实验设计的统计学意义和RFS临床意义的改善,降低复发或死亡的风险44%(HR=0.561;95%CI 0.309-1.017);分层log-rank检验单侧p值为0.0266。大多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为1、2级,报告治疗相关的≥3级不良事件的患者数量在两组之间基本相似(分别为25% vs 18%)。最常见的mRNA-4157相关的3级事件是疲劳。无mRNA-4157相关的4级或5级事件。在帕博利珠单抗中加入mRNA-4157后,没有观察到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的增加。

结论:mRNA-4157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作为高危黑色素瘤切除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相比,明显延长了RFS,且没有增加临床意义上的不良事件。这些结果首次证明在切除的高危黑色素瘤患者中,使用个体化癌症疫苗可以改善RFS,提供了第一组随机证据。此外,一项3期研究将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展开。

摘要链接: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828/presentation/10243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或溶瘤病毒产品gebasaxturev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IIIB-D期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KEYMAKER-U02的子研究02C结果

2.png

背景:1/2期KEYMAKER-U02子研究02C(NCT04303169)是一项评估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实验性药物或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IIIB-D期黑色素瘤,随后进行帕博利珠单抗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本研究报告了接受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抗PD-1)+ vibostolimab(抗TIGIT抗体;组1),帕博利珠单抗 + gebasaxturev(柯萨奇病毒A21;组2)或仅帕博利珠单抗(组3)治疗的患者的结果。

方法:研究纳入年龄>18岁的可切除IIIB-D期黑色素瘤患者66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1,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治疗(22例);研究组2,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溶瘤病毒产品gebasaxturev治疗(25例);研究组3,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15例)。3组治疗6周后行手术切除治疗,治疗12周时采用帕博利珠单抗间隔给药(400mg,Q6W),给药次数≤8次(整体治疗时间约1年)。

结果:研究组1/2/3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38%(95%CI 20%~59%)、28%(95%CI 12%~49%)、40%(95%CI 16%~68%);近似病理完全缓解率(near-pCR)分别为12%(95%CI 2%~30%)、12%(95%CI 3%~31%)、7%(95%CI <1%~32%)。所有组患者均未达到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研究组1/2/3 RFS分别为95%(95%CI 70%~99%)、87%(95%CI 56%~97%)、73%(95%CI 24%~93%)。研究组1/2/3 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0%(95%CI 30%~71%)、32%(95%CI 15%~54%)、27%(95%CI 8%~55%)。所有组患者均未达到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研究组1/2/3的18个月EFS率分别为81%(95%CI 60%~92%)、61%(95%CI 38%~78%)、79%(95%CI 47%~93%)。研究组1/2/3分别有8%、24%和7%的患者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死亡事件。研究组1/2/3分别有3例(12%)、5例(20%)和0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暂停所有用药。研究组1/2/3分别有31%、32%和27%的患者为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或输液反应。

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或溶瘤病毒产品gebasaxturev,或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IIIB-D期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是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3种治疗方式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最具治疗前景。

摘要链接: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828/presentation/10244


抗PD-1单药治疗转移性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的高反应率结果

3.png

背景: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DM)是一种不常见的黑色素瘤变异型。先前的研究表明,DM可能对PD-1阻断有高反应性,S1512是研究抗PD-1单药治疗转移性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的高反应率结果。2022年ASCO公布了S1512队列A结果,表明可切除DM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9%,本次2023 AACR公布S1512队列B(转移性DM)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研究纳入年龄≥18岁的转移性DM患者27例,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主要终点为根据RECIST 1.1评估的完全缓解率(CR)≥20%,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药物毒性。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分析活检的突变负荷和致癌驱动突变。

结果:27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3%为男性,70%的患者Zubrod PS评分为0,中位年龄75岁(范围59-90岁)。接受治疗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15(范围1-34个周期)。数据截止时,仍有3例患者在治疗中,其他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止治疗。客观缓解率(包括确认和未确认的部分和完全缓解率)为58%(95%CI 66%-96%),其中完全缓解7例(26%)、部分缓解16例(59%)。10例患者报告了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16名患者进行了WES分析。对基线(N=10)和治疗过程中(N=12)的生物样本进行了黑色素瘤经典基因驱动基因的评估;7例患者的肿瘤样本中存在NF1的功能丧失(LOF)突变,并且所有这些患者中都存在TP53突变,无BRAF或NRAS突变,这与DM已知的遗传变异一致。基线活检样本中的中位TMB为79.4 Mut/Mb(范围34.3-159)。

结论:转移性DM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有高反应率,可作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反应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摘要链接: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10828/presentation/1025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飞书20230414-171730.jpg   

评论
2023年04月18日
孙泽辉
唐山市第三医院 | 肿瘤外科
死亡率高,转移率高
2023年04月18日
王水
黑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 外科
会议进行时黑色素瘤
2023年04月18日
麻青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