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 ASH抢先看】外周T细胞淋巴瘤领域迎来哪些新进展?本文带您一探究竟!

2022年12月0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2022年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12月10日~13日联合线下及线上盛大召开。届时,全球数以万计的血液领域专家即将齐聚一堂,分享全球血液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
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来源于成熟、胸腺后T细胞的罕见异质性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作为一组异质性淋巴瘤,PTCL有29个亚型,绝大部分PTCL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外,PTCL预后均较差,一线治疗反应率低,复发率高,5年总生存(OS)率不足40%,治疗现状不容乐观。本届ASH大会公布了诸多PTCL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肿瘤资讯】特对相关ORAL & poster进行整理,跟随小编的脚步先睹为快吧!

微信图片_20221107094139.jpg

临床研究开花结果

  摘要号956:维布妥昔单抗+吉西他滨治疗复发/难治性(R/R)外周 T 细胞淋巴瘤:Lysa 多中心、 II 期研究的终期分析—— “TOTAL 研究”

研究背景

R/R PTCL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Mak, 2013)。维布妥昔单抗(Bv)单药已获批用于治疗长期应答的R/R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Pro, 2017),以及与多药化疗联合的所有CD30+ PTCL一线治疗(Horwitz, 2019)。该研究为一项吉西他滨(G)联合BV治疗R/R CD30+ PTCL患者的2期研究,目的是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35%)相比,将总缓解率(ORR)提高15%(O 'Connor, 2019),并在次要终点之间评估Bv的维持治疗疗效以及CD30表达和可溶性CD30 (sCD30)对应答及生存的影响。

研究方法
该研究(NCT03496779)纳入确诊为CD30+(≥5%)并具有可测量病灶的PTCL患者,全部患者既往经1-3线系统治疗失败或难治(不包括G和Bv),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PS)评分<3。患者接受4个(28天为1周期)周期的G和BV诱导治疗(GBvIP) (D1和D15时G:1000mg/m²,D8时Bv:1.8 mg/kg),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且不符合干细胞移植(SCT)条件的患者,随后接受至多12个(21天为1周期)周期的Bv (1.8 mg/kg)维持治疗(BvMP)。主要终点为根据Lugano标准(基于CT扫描)评估的ORR(CR+PR)。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半定量检测CD30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30水平。

研究结果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共入组71例PTCL患者(47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根据2017年WHO标准进行中心病理审查发现TFH-PTCL结节(34;47.9%)[包括AITL (27;38%)和其他淋巴结PTCL-TFH(7例;9.9%)];ALK-ALCL(14;27%);PTCL-NOS (9;13%);ALK-ALCL(5;7%),EATL(2;2.8%)和其他(7;9.9%)。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6岁(20-79岁),65例患者(91.6%)为III-IV期。45例患者(63%)ECOG PS评分≥2。既往治疗线数包含1(57例)、2(11例)或3(3例),28例(39.4%)患者为难治性疾病。

治疗意向分析中,GBvIP的ORR为46.5%,其中14例(19.7%)患者实现CR,19例(26.8%)患者实现PR。在33例应答者中,27例患者启用BvMP, 1例患者无应答。BvMP的中位治疗周期为9(范围1~12)。GBvIP的58/71例患者和BvMP的11/28例患者至少记录了≥1个≥3级AE。AE导致GBvIP 的9/71例患者和BvMP的14/28例患者停止治疗。总体而言,GBvIP 的9/71例患者和BvMP 的14/28例患者发生≥1级多发性神经病。

中位随访26.5个月(0.5~42.1个月)后,中位PFS和OS分别为4.5个月(95%CI:3.5~10)和12.9个月(95%CI:8.6~25.5)(图1A)。经GBvIP实现PR/CR的33例患者中,入组后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5.8个月[95%CI:10.4~(-)]。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LDH对ORR有负向影响(P=0.008),ECOG有边缘影响(P=0.058), PFS和OS均因筛查时难治疾病状态(P=0.031和P=0.007)和非ALCL组织学(P=0.049和P=0.041)而降低。

在收集的筛查时(55.5%)、诊断时(39.7%)或复发时(4.8%)肿瘤样本中研究CD30的表达情况。与非ALCL患者相比,CD30在ALCL患者中的表达稳定且高(占肿瘤细胞的比例>75%),同时sCD30水平显著升高。在非ALCL患者中,CD30阳性肿瘤细胞的中位百分比为12.5%[0~12.5]。聚焦于非ALCL患者,该研究发现sCD30水平>120 ng/mL对ORR、DOR、PFS和OS都有较高的影响,而肿瘤细胞的CD30的表达情况似乎不影响治疗结果(图1B;表1)。
1.png

图1.PFS结果

表1.非ALCL患者的CD30评估

2.png
 
研究结论

根据该研究的初步假设,Bv+G治疗R/R CD30+ PTCL患者可带来ORR和CR获益。在应答患者中,如果DOR超过15个月且应答时间很长,表明Bv维持治疗的价值。毫无疑问,经治ALCL患者的结局更优,但该方案在非ALCL患者(包括相当比例的TFH淋巴瘤患者)中同样有效。

除ALCL患者外,还需要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哪些患者可以从含Bv方案中获益最多。与既往报道[Horwitz, 2014]相一致,该研究未发现CD30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明显影响,但该研究证实了治疗开始时的基线血清sCD30与应答和结局都有较强的相关性。

摘要号4225:Duvelisib 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 的2 期 Primo 研究的扩展期:既往治疗的影响和扩展的安全性分析

研究背景
PTCL是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R/R PTCL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时,单药的ORR通常<30%。Duvelisib (DUV)是一种口服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δ和PI3K-γ亚型抑制剂,2期PRIMO试验正在研究其用于R/R PTCL的疗效(NCT03372057)。迄今为止,DUV的该项实验证实ORR ~50%。该研究提出了既往治疗的初步结局数据和PRIMO研究扩展期(EP)的最新安全性分析;该试验将于2022年1月全面登记。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病理证实为PTCL (WHO标准)的成人患者,且接受过≥1线标准方案治疗≥2个周期,CD4淋巴细胞计数≥50/mm3。基于剂量优化结果,EP剂量为DUV 75mg BID,持续2个周期,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其次是25mg BID,以减轻后期毒性,直至疾病进展(PD)或不可接受的毒性。PJP需要预防治疗,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建议预防治疗。主要终点为采用Lugano 2014标准评估的IRC ORR(对所有接受≥1次DUV的患者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PRIMO EP的最新分析包括101/125例计划患者(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10日),自首次应答其,中位随访时间为8.7个月。中位年龄为67.0岁(范围21~92),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范围1~9)。既往治疗方案包括CHOP/R-CHOP、CHOEP/EPOCH或BV/BV-化疗(均为36.6%),CHOP/R-CHOP或CHOEP/EPOCH后的挽救化疗(37.6%)和SCT(21.8%)。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7.1周。中位(范围)治疗持续时间为9.0(1-79)周。不同治疗持续时间的暴露率分别为43.6%(≤2个周期),23.8%(>2~4个周期)和30.7%(>4个周期)。IRC评估的ORR为49%,CR率为34%。既往≥3线治疗患者的ORR维持在49.1%。表2汇总了不同既往治疗方案和既往抗癌治疗的BOR (Lugano分级的最佳整体应答)。

表2. 不同既往治疗方案和既往抗癌治疗的初步结果

3.png
中位(范围)PFS为3.62(0.03~17.2)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7个月,CR患者为7.4个月。37.6%和3.0%的患者发生导致剂量保持或减少的TEAE。>5%患者发生最高级别为3的不良事件(AEs)(所有原因)分别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增加14.9%/13.4%,皮疹-斑疹丘疹和腹泻(均为7.9%),中性粒细胞减少(13.8%),最高级别为4的不良事件是谷丙转氨酶增加(5.9%)。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包括感染、结肠炎、皮肤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肺炎和转氨酶升高。与治疗≤2周期时(33.7%)相比,治疗>4周期时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12.9%)更低。肺炎、肺炎和结肠炎的发生率与治疗时间无关(≤2周期~>4周期:范围0-3.2%),一些AESIs的发生率从≤2周期到>4周期略有上升(感染增加5.6%,腹泻和皮肤反应均增加2.8%)。转氨酶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腹泻和感染随着既往抗癌方案的增加而增加。8例患者因TEAE导致死亡(PD除外);1例患者分别出现胃肠道出血、血管性痴呆、急性胆囊炎、缺氧、自杀(不太可能/不相关)、败血症、EBV相关淋巴增生障碍和肺炎(治疗相关)。不同亚组的AESI发生情况详见表3。

表3. 不同亚组的AESI发生情况

4.png
研究结论

在这项更新的PRIMO研究的扩展分析中,不同既往抗癌治疗类型的应答情况与总体人群基本一致(范围为43.2%至54%)。无论既往治疗方案的数量如何,应答率均≥35%。观察到的AE类型与既往PRIMO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致,没有额外的无法预料的治疗相关毒性。感染发生率随既往治疗次数增加而增加;转氨酶升高随治疗时间增加而降低。这些初步数据显示,duvelisib具有有前景的结果,值得在未满足需求高、预后差、治疗选择疗效有限的疾病中进行进一步研究。DUV目前已被国家综合癌症网络T细胞淋巴瘤指南推荐作为R/R PTCL(所有亚型)的2A类其他推荐方案。

摘要号4242:Pembrolizumab 联合表观遗传学治疗对重度经治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和皮肤 T 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安全有效:来自 Embolden 试验的初步结果

研究背景
PTCL对表观遗传修饰剂特别敏感。既往研究证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低甲基化药物和普拉曲沙等表观遗传修饰剂等联用在PTCL临床前模型中产生了强大的协同作用,并在早期临床研究中产生了引人注目的疗效。既往研究已经证实表观遗传修饰剂,如地西他滨和5-氮杂胞苷(Marchi et al;Br. J. Haematol. 171, 2015)诱导了肿瘤睾丸抗原的表达,并确定了免疫调节剂普拉曲沙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病毒反应和凋亡的相关基因。这些临床前数据表明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加入表观遗传骨架方案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报道了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假如地西他滨、普拉曲沙或联合使用的临床活性差异,并描述了细胞因子作为治疗应答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一项1b期研究,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普拉曲沙(A组)、普拉曲沙+地西他滨(B组)或地西他滨单药(C组)治疗R/R PTCL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在A组和C组中采用标准的3+3剂量递增法,在B组中应用DLT调整的偏序连续重评估法(POCRM),以测定药物组合剂量。该研究使用基于luminex的免疫分析法在治疗第1周期的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对试验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细胞因子分析。该研究评估了25种独特细胞因子的数量变化,这些变化与临床结局相关。

研究结果
该研究招募了15例患者,其中A组有6例患者,B组有4例患者,C组有5例患者。评估接受≥1次药物的全部患者的毒性情况。在实验组A和B中观察到1例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分别为3级血小板减少症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C组中观察到3例DLT,包括1例3级低钠血症伴皮疹;1例4级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1例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在本次分析时,9/15例患者可评估应答情况。在这9例可评估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实验组B), 2例部分缓解(实验组A中1例,实验组B中1例),1例疾病稳定(实验组C), 5例疾病进展(实验组A中2例,实验组B中1例,实验组C中2例)。有趣的是,2/3例应答出现在接受普拉曲沙、地西他滨和帕博利珠单抗三药治疗的患者(B组)中,一例应答出现在接受普拉曲沙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A组)中。

表4.患者特征、毒性、应答情况

5.png
血清细胞因子图谱显示,经研究的25种细胞因子中,只有5种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五种细胞因子中,三种促炎细胞因子TNFα、MIP-3α和IL-10在治疗前第1天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1、0.0008和0.003)。每组对治疗有应答的患者(PR/CR)在第1周期第15天显示血清TNFα和IL-10水平下降,而无应答的患者(PD/SD)显示TNFα和IL-10水平稳定上升(图2)。
6.png

图2.血清TNFα水平

研究结论

该研究的初步数据表明,将帕博利珠单抗加入表观遗传骨架方案中是安全的,并为重度经治的PTCL和CTCL患者带来令人鼓舞的应答。药效学数据表明,某些细胞因子作为疾病应答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具有预测价值。有趣的是,对研究药物有应答患者(PR/CR)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进而突出了这些细胞因子的预后意义。其他的药效学研究(NCT03240211),包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中。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CMOP)治疗初治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b 期临床试验

研究背景
PTCL是一种异质性淋巴瘤,占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尽管CHOP方案仍然是PTCL一线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结局通常较差。维布妥昔单抗+CHP一线治疗仅对CD30阳性PTCL有中度改善。因此,开发针对这一人群的新型制剂仍然是当前的迫切需求。在2020年ASH年会上(摘要号42),黄慧强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PLM60)单药治疗R/R PTCL患者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持久的应答和轻微的毒性。本试验旨在探索PLM60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治疗初治PTCL (TN-PTCL)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和PK。

研究方法
该研究(NCT04548700)纳入年龄介于18~75岁,组织学证实为初治PTCL(包括PTCL-NOS、AITL、ALCL- ALK/-;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合适的亚型)、ECOG PS评分0-1;PET/CT评估为avi-FDG PTCL的患者。主要排除标准为ENKTL、MF/SS、原发性皮肤-ALCL和ATLL、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噬血细胞综合征。该研究由2部分组成。在第1部分中,采用4个剂量水平PLM60 (12、15、18和21 mg/m2)的3+3剂量递增设计,确定每周期第1天的PLM60+环磷酰胺(75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最大剂量为2 mg)的MTD、DLT和II期推荐剂量(RP2D);每周期(28天为1周期)的第1-5天口服泼尼松100 mg (CMOP),持续6个周期。第二部分是RP2D下的剂量拓展。主要终点是安全性。AE按CTCAE 5.0进行定义。次要终点是疗效,包括CR率、完全缓解的持续时间(DoCR)、ORR和PFS,根据Lugano 2014标准和PK曲线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
数据截止至2022年6月23日,从中国的6家机构筛选了31例患者,其中26例符合入组标准(19例男性)、中位年龄为51.5岁(28-70岁)的患者纳入该Ib期研究。入选患者包括以下PTCL亚型:AITL(53.8%)、PTCL-NOS(15.4%)、ALCL-ALK(7.7%)、ALCL-ALK-(7.7%)和其他亚型(15.4%)。B症状10例(38.5%),III、IV期20例(76.9%)。RP2D为18 mg/m2,无剂量限制性毒性发生。所有26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其中22例(84.6%)≥3级。最常见的≥3级TR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3.1%)、白细胞减少症(73.1%)、淋巴细胞减少症(38.5%)、血小板减少症(11.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1.5%)、感染性肺炎(7.7%)、贫血(7.7%)。

中位随访10.8个月(1.6-16.9个月)后,25例患者进行了应答评估。全队列CR率和ORR分别为52.0%(13/25)和84.0%(21/25)。AITL、PTCL-NOS、ALCL ALK+、ALCL ALK-和其他亚型的ORR分别为92.3%(12/13)、75.0%(3/4)、50.0%(1/2)、50.0%(1/2)、100.0% (4/4),CR率分别为76.9%(10/13)、25.0%(1/4)、50.0%(1/2)、50.0%(1/2)、0%(0/6)。中位DoCR为6.1个月(3.45-NA),中位PFS为8.8个月(7.26~10.71),6个月PFS率为78.2%。

表5.应答情况

7.png
研究结论
该研究是首个证明CMOP新联合方案治疗TN-PTCL具有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的临床研究,RP2D的剂量扩展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中。

摘要号4772:短期化疗桥接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utoSCT)治疗高风险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背景
PTCL的常规治疗结果令人沮丧。目前指南建议大多数PTCL患者在诱导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auto-SCT巩固治疗,但三分之一的新诊断患者在auto-SCT前已疾病进展。Allo-SCT可以治愈R/R PTCL患者,即使是经HDT/ASCT治疗失败的患者。该研究假设allo-SCT作为短期诱导治疗后的一线巩固治疗可以改善高危PTCL患者的预后。

研究方法

这项前瞻性研究(NCT03672084)在高风险PTCL患者(排除ALK+ ALCL患者和aaIPI为0的1期患者)中进行,这些患者计划在3×CHOEP方案(或类似)诱导化疗后接受前期allo-SCT。匹配的同胞供体(MSD)为首选,对于无MSD的患者,搜集非血缘供体或亲缘单倍体相合供体(Haploo-donor)。

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共23例新诊断患者入组,8例为PTCL-NOS、1例为ALK- ALCL、6例为AITL、9例为HSTL。一线诱导治疗后,12例患者(CR组10例,PR组1例,SD组1例)进行了前期allo-SCT,9/11例疾病进展患者中在二线化疗后进行了移植(挽救性allo-SCT),另外2例(诊断为PTCL-NOS)因PD而未进行移植。所有患者均接受清髓预处理,并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用于Haplo-SCT(每天2.5mg/kg,在-5至-2天)。所有患者均接受环孢霉素、MMF和短期甲氨蝶呤作为GVHD的预防治疗药物。

表6.患者基线特征

8.png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7月30日,该研究获得了中位随访时间为367(38~1237)天的中期结果。所有接受移植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4~63岁),5例为MSD,其余16例为单倍供体。在allo-SCT前,11例(52.4%)患者实现CR,6例(28.6%)患者实现PR,1例(4.7%)患者实现SD,3例(14.3%)患者实现PD。allo-SCT后,除1例患者外,其余均实现CR, 1例PR患者在第30天时接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然后在第60天时实现CR。1例患者因继发性移植失败而接受另一单倍供体的第二次allo-SCT。9/21例患者(42.9%)发生II-IV级急性GVHD(aGVHD,6例为III-IV级)。13/20例可评估患者(65%)发生慢性GVHD(cGVHD),其中4例(20%)为广泛慢性GVHD。4例患者均诊断为HSTL,分别在SCT第60天、第75天、第180天和第455天后复发。2例患者对DLI挽救化疗有应答,并至最后一次随访时保持CR。在第280天,3例患者死亡,2例死于淋巴瘤,1例死于肺炎。

所有移植患者的1年和2年无事件生存(EFS) 率分别为78%和67%,OS率均为83%。第100天和1年的毒性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0%和6.4%。前期allo-SCT和挽救allo-SCT的PFS和OS无差异。与其他类型的PTCL相比,诊断为HSTL患者的PFS明显较差,1年PFS率分别为56% vs 92% (P=0.017), 1年OS率分别为78% vs 92% (P=0.337)。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HSTL复发率较高(44% vs 0%,P=0.003)。因此,研究者近期在HSTL患者中使用了一种预防性DLI。

研究结论
在低TRM的情况下,高风险PTCLs进行前期allo-SCT是可行的,并且可以长期实现疾病控制。单倍供体SCT策略可以使更多患者接受allo-SCT。然而,约一半患者在一线诱导后病情进展,由于同种异体移植具有很强的抗淋巴瘤作用,在难治性患者中,挽救性allo-SCT的应答率增加。短期诱导治疗后allo-SCT的治疗策略可改善高风险PTCL患者的预后。

真实世界研究进展频频

摘要号2265:维布妥昔单抗或其他标准疗法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模式和临床结局:美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

研究背景
CTCL如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均表达CD30,而蕈样真菌病(MF)则异质性表达CD30。在ALCANZA(Horwitz 2021)研究中,中位随访45.9个月,与由医生选择的甲氨喋呤或贝沙罗汀相比,CD30阳性pcALCL或MF患者接受BV的ORR(持续时间≥4个月)显著更高(ORR4;54.7% vs 12.5%;P<0.001);中位PFS更长(16.7 vs 3.5个月;P<0.001);至下一次治疗时间更长(TTNT;14.2 vs 5.6个月;P<0.001)。本研究描述了真实世界中,CTCL患者在≥1次系统治疗后接受BV或其他标准治疗(OST)的特征、治疗模式、临床结局和医疗保健资源使用情况(HRU)。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纵向医生图表审查,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WCG IRB批准)期间进行。纳入符合条件的pcALCL或MF成人患者,既往接受过≥1次系统治疗,并于2017年11月- 2021年3月接受BV或OST治疗。

研究结果
医生(n = 125;68.0%社区,75.2%临床经验>10年)共抽取303例病历(BV/OST:n=139/164;男性:66.9%/67.7%;女性:56.8%/65.9%;ECOG PS=0~1:86.3%/67.1%)。BV和OST的中位观察期分别为8.1(四分位范围:7.1~10.8)和8.8(4.8~11.5)个月。BV队列中的大多数患者(96.4%)接受BV二线系统治疗。在OST队列中,最常见的二线治疗药物是甲氨蝶呤(11.6%)、Mogamulzumab(9.1%)和苯达莫司汀(9.1%)单药治疗。BV vs OST的二线治疗中位(95% CI)持续时间分别为8.4(7.1~15.4) vs 5.2(3.9~7.3)个月。BV vs OST的rwORR分别为82.1%和66.5%;rwORR4分别为42.5%和25.0%(表7)。

表7.应答情况

9.png
BV vs OST的中位TTNT分别为:未达到(NR;95% CI :17.5~NR) vs 13.2 (9.2~NR)个月;BV组的TTNT的RMST高于OST组[1年:11.2(10.8~11.7)vs 8.1(7.4~8.9)个月,P<0.01;2年:20.5(18.6~22.4) vs 13.7(11.9~15.5)个月,P<0.01]。BV vs OST的1年时rwPFS的RMST分别为11.1(95%CI:10.5~11.6) vs 8.9(8.1~9.6)个月(P<0.01), 2年时分别为21.0 (19.1~22.9) vs 15.7(13.6~17.8)个月(P<0.01)(表8)。

表8.PFS和OS结果

10.png
两组的中位OS均为NR;BV组 vs OST组分别有9% vs 36%的患者死亡。1年时OS的RMST分别为11.3 (95% CI:10.9~11.7) vs 9.0(8.3~9.7)个月(P<0.01), 2年时分别为21.3 (19.7~22.8) vs 15.8(14.1~17.5)个月(P<0.01)。在观察期间,BV组 vs OST组分别有30.2% vs 39.0%患者进行急诊就诊;29.5% vs 36.6%患者住院治疗;≥1次住院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3.7 (95%CI:12.6~14.9) vs 21.1(19.9~22.4)天。

研究结论
BV治疗既往接受过≥1次系统治疗的CTCL患者的真实世界结局与ALCANZA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进而进一步证实了BV的良好临床获益。

摘要号4241:Romidepsin +阿扎胞苷联合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真实世界经验——桥接移植和作为Unfit患者的有效挽救治疗

研究背景

PTCL患者,尤其是R/R PTCL患者缺乏良好的治疗选择(Mak V et al. J Clin Oncol 2013)。PTCL靶向治疗的发展一直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表明,联合表观遗传疗法可能是治疗PTCL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中(Marchi E et al. Br. J Haematol 2015; O’Connor AO et al; Blood 2019; Falchi L et al. Blood 2020)。这可以通过PTCL中聚集的表观遗传因子的反复突变来解释,包括10-11易位-2 (TET2)、DNA甲基转移酶-3a (DNMT3A)和异柠檬酸脱氢酶-2 (IDH2) (Couronné L. et al. N Eng J Med 2012; Lemonnier F et al. Blood 2012)。尽管存在上述观察结果,但突变和对治疗的敏感性之间的直接联系仍有待进一步建立。

研究目的
评估在“真实世界”条件下(皮下和口服阿扎胞苷)给药时,romeridepsin+阿扎胞苷治疗PTCL患者中的优势。这项口服阿扎胞苷联合roidepsin的2期研究显示了显著的结果,研究者想评估上述两种药物在未纳入临床研究患者中的疗效,原因如下:1)PTCL的罕见性阻碍了对PTCL患者进行广泛的临床研究;2)纳入标准包含体能状态,阻止了所有过于虚弱但可能受益于该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研究;3)继发同期或近期恶性肿瘤。

研究方法
该研究基于对非研究使用的查询,回顾性地确定了在临床试验外接受阿扎胞苷和roidepsin治疗的PTCL患者。该研究得到了各医疗中心机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该研究纳入了全球26例患者,并给予4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方案A: 第1-7天接受阿扎胞苷75mg/m2 s.c.,每周期(28天为1周期)的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共7例患者)接受roidepsin 14mg /m2;方案B:第1-5天接受阿扎胞苷75mg/m2 s.c.,每周期(35天为1周期)的第8、15和22天接受roidepsin 14mg /m2;方案C(6例患者):第1-7天接受阿扎胞苷75mg/m2 s.c.,每周期(28天为1周期)的第8、15和22天接受roidepsin 12- 14mg /m2(6例患者);及方案D(根据Falchi L. et al. Blood 2020, 7例患者)。

研究结果
在本项回顾性分析中,研究者确定了18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AITL), 2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 3例TFH PTCL, 1例PTCL-NOS和2例复合淋巴瘤[TFH PTCL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ALK- ALCL伴FL]。12/26例患者接受二代测序。最常见的突变是TET2(8例),RHOA(4例),IDH2(3例)和DNMT3A(2例)。

26例患者的ORR为73%,CR率为53%。中位治疗周期数为3.5(范围1~12)。治疗耐受性良好,明显的AE包括恶心、疲劳、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1例患者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另1例患者出现肺部浸润(药物毒性vs. 感染)。血小板减少是roidepsin剂量减少(至12mg/m2)或在第8、15或22天不使用的最常见原因。

中位OS和PFS分别为未达到和13.3个月(图3、4)。中位DOR未达到。
11.png

图3.中位OS

12.png 

图4.中位PFS

8例患者在SCT前接受阿扎胞苷和romidepsin治疗以实现缓解(1例auto, 7例allo),所有7例患者在最后一次疾病评估时均实现CR。1例患者在allo-SCT后8个月死于移植相关死亡。

研究结论

“真实世界”中,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和roidepsin治疗复发的PTCL患者疗效显著,毒性可耐受,可成功桥接SCT,并用于治疗不适合参加临床试验的虚弱患者。值得注意的是,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和roidepsin的疗效与口服阿扎胞苷和roidepsin的临床研究报告相似。一项roidepsin+口服阿扎胞苷 vs 研究者选择的药物治疗R/R PTCL患者的随机2B期试验(NCT04747236)目前正在进行中,并开始招募。

参考文献

1.     Olivier Tournilhac, et al. Addition of Brentuximab Vedotin to Gemcitabin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T-Cell Lymphoma: Final Analysis of a Lysa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the TOTAL Trial”. 2022 ASH. Abstr #956
2.     Eric D Jacobsen, et al. 4225 Duvelisi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from the Phase 2 Primo Trial Expansion Phase: Impact of Prior Treatment and Expanded Safety Analysis. 2022 ASH. Abstr #4225
3.     Nathan Roberts, et al.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Epigenetic Therapy Is Safe and Active in Heavi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 and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Embolden Trial. 2022 ASH. Abstr #4242
4.     Hui-Qiang Huang, et al. 1632 Combination of Mitoxantrone Hydrochloride Liposome with 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CMOP) in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Ib Clinical Trial. 2022 ASH. Abstr #1632
5.     Fengrong Wang,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hort-Term Chemotherapy Bridging Allogeneic-SCT in High Risk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2022 ASH. Abstr #4772
6.     Stefan K. Barta, et al. Real-World Treatment Patterns and Clinical Outcomes with Brentuximab Vedotin or Other Standard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2022 ASH. Abstr #2265
7.     Matko Kalac, et al. 4241 A Real World Experience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Romidepsin and Azacitidine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 a Bridge to Transplant and an Effective Salvage for the Unfit. 2022 ASH. Abstr #4241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2年12月07日
许慧芹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科
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来源于成熟、胸腺后T细胞的罕见异质性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作为一组异质性淋巴瘤,PTCL有29个亚型,绝大部分PTCL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外,PTCL预后均较差,一线治疗反应率低,复发率高,5年总生存(OS)率不足40%,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2022年12月07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本文分析不错,值得学习并分享一下